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体育局、共青团四川省委的联合推动下,四川省第五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于4月12日在泸州市落下帷幕。这场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角逐,见证了成都市新津区第三小学的卓越表现,他们以八胜三负的战绩,成功夺得了全省小学女子足球组的亚军。这一佳绩的取得,不仅仅是球技的胜利,更是新津区教育体育工作全面发展的缩影。
新津三小并非孤例,其背后是新津区体育教育的整体崛起。男队有如帅惟浩这样的足坛新星的涌现,女队则有全省亚军的荣誉。这背后,是新津区以多样赛事、多彩课程与体教融合的“三重奏”,全面启动的“‘体教融合’成长赋能计划”。
新津区深知体育赛事的育人价值,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原则,让更多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全区30多所中小学因地制宜,创新阳光体育模式,设置多个运动时段,开发趣味体育活动,真正打造了校园“微运动乐园”。例如,普兴小学以“中医药文化”为依托,启动课间师生“八段锦”运动项目;牧山新城小学则引入了AI运动吧等智能体育设备,让学生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强身健体。
新津区不仅在课间活动上下功夫,更在特色体育课程上做足了文章。新津中学的排球、实验高中的跆拳道、新津成外的游泳等项目,都成为了孩子们喜爱的特色体育课。同时,新津区还积极引进成都体育学院、四川省武术协会等单位和高校,建立实践和训练基地,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宝贵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新津区还积极引进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社团课、校级运动队教练,让学生们从运动员们的身上感受体育竞技的魅力。例如,退役运动员邱子涵正在新津成外学校操场上带领学生进行乒乓球颠球训练,国家一级运动员王自丹则在牧山新城小学的排球馆里与学生进行排球训练。
未来,新津区将继续深化创新举措,全面推动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不仅让学生们拥有健康的体魄,更要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健全人格、高尚品德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通过校内外教育的紧密结合,新津区致力于构建起开放、包容、协同的“五育融合”教育体系,形成校家社协同的教育资源宝库。
这一系列的举措和成果,不仅让新津区的孩子们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乐趣,更让他们在运动中不断成长,实现从运动少年到赛场新星的华丽蜕变。新津区的体育教育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展示了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新气象和新作为。